BDDLive 第38期
ChatGTP发布后,新一轮科技变革引起各方对于技术和未来趋势的多种探讨。今年的9月28日,OpenAI与前苹果设计师乔尼·艾夫爵士(Sir Jony Ive)和软银(SoftBank)的孙正义(Masayoshi Son)进行深入谈判,计划启动一个打造“人工智能iPhone”的项目。这个项目将以OpenAI技术为中心,创造新的消费产品,带来更自然、更直观的用户体验,并简化与人工智能的交互。11月9日刚刚发布的 Humane AI Pin是由前苹果设计师伊姆兰·乔杜里(Imran Chaudhri)和贝瑟尼·邦乔尔诺(Bethany bongioro)设计开发。AI Pin是一个微小的激光投影仪,颠覆传统的无需屏幕的可穿戴设备,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将 AI 带到任何地方的机会,并开创了一个无缝、无屏幕和传感移动计算的新时代。除了这些科技巨头和优秀设计师们,几乎每个人都在探索AI的实践与趋势,本期直播我们希望通过展现设计人工智能最新的学术研究,从更多元的角度探讨AI时代下的新技术、新场景以及新文化。11月23日晚19:30,「设计科技」系列直播的第三期,我们邀请了特赞创始人、同济大学设计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范凌教授,以及实验室副主任李晓梅和MuseAI工程师卓京港,与BDDWATCH发起人童慧明教授共同探讨设计科技的发展和前景,主题为“设计人工智能的研究与实践”。
特赞Tezign
特赞Tezign是全球领先企业信赖的AIGC内容科技独角兽,2015年成立,致力于通过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助力企业实现更高效、更优质的内容管理、积累、生产、分析,搭建创意内容的数字新基建。目前,特赞已服务了 200 多家大中型企业,成为估值超 10 亿美金的内容科技赛道唯一独角兽企业。同济大学设计人工智能实验室
同济大学设计人工智能实验室(Tongji Design A.I. Lab)由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和特赞信息科技联合发起成立,致力于生成式人工智能与设计学的交叉学科应用研究,培养新一代设计创意人才,并与成熟和初创的科技企业合作,实现产、学、研、创的转化。
嘉宾将从AI研究以及设计在AI中的应用和趋势等角度进行探讨,首先,范凌老师会对特赞和同济大学设计人工智能实验室的研究方向进行介绍,直播中我们也邀请到实验室副主任李晓梅来介绍他们如何用创客松的形式,与产业、教育、科研做链接,探索AIGC的落地与实践。以及MuseAI工程师卓京港将分享他在设计人工智能实验室和MuseAI的经历,并向大家介绍他们在AIGC领域为创作者所做的一些探索。以此开启对AI与设计多维度的探讨。
重点话题
多元化的AI研究
从最初的机器学习、深度学习,到现在的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AI的研究已经涵盖了众多领域。同时,AI的应用场景也日益丰富,从简单的语音助手、自动驾驶,到复杂的医疗诊断、气候预测... AI的研究正在不断突破各种技术瓶颈,提高AI的智能水平。
AIGC也让我们看到AI在艺术文化创作上的可能性,短时间内仅依靠指令就能够生成大量的内容,在提高效率的同时,也让人担心这可能会使得一些人过于依赖AI生成的内容,而忽视了真正的创新和思考。
设计思维者的创新应用和趋势
从传统人工智能到ChatGTP再到AI Pin,设计思维者在人工智能领域的角色日益凸显,他们以其独特的创新思维和跨学科视角,为AI的未来发展描绘了无限可能。
设计思维者以问题解决者、创新者和设计师的身份,将设计思维的方法论应用于AI领域。他们不再仅仅关注算法和数据,而是更注重用户体验、环境适应性、情感交流等更深层次的问题。他们将设计思维与AI技术相结合,创造了一种全新的创新模式,为用户带来更优质、更人性化的体验。
范凌博士是一位设计科技学者和创业者。2015年创立 AIGC 独角兽企业特赞科技Tezign,致力于构建企业级内容体验数字新基建,服务了200多个领先企业和全球超过10万个创作者。范凌是同济大学教授和博士生导师,他是世界经济论坛全球青年领袖和文化领袖,美国著名智库阿斯彭学会中国成员和阿斯彭全球领袖网络成员。范凌是哈佛大学博士和普林斯顿大学硕士,曾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中央美术学院任教。
李晓梅,同济大学设计人工智能实验室副主任、中央美术学院博士、现在同济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
卓京港,同济大学设计人工智能实验室硕士毕业生,现为MuseAI工程师。
童慧明,一个45年的设计学人,基于设计教育者、实践者、研究者的三重角色感悟,以“实践优于理论”为认知立足点,提出自己看见的未来“设计终局”——设计驱动型品牌(BDD)。并以中外最具有影响力的典型案例说明:1980年至今40多年的中国制造成长,为设计产业由市场竞争工具向品牌化的设计驱动全面升级奠定基础,设计作为一种影响力的时代已经到来,世界最美好的产品将正来自中国。